第(2/3)页 “一群混账!一群狼心狗肺的东西!”朱元璋背着手,在御书房里大步疾走,龙袍的下摆扫过案上的奏章,纸页纷飞。 他这辈子经历过刀光剑影,见过臣下结党营私,可从未像今日这般窝火——这群文臣竟借着宗法礼制的由头,明目张胆地算计起朱高炽来,还要把他发配去倭国那个蛮荒之地,这简直是在剜他的心! 昨日刚刚决定建设岭北,今日便在奉天殿发难,显然是早有预谋。 他们算准了自己看重礼法名声,算准了朱高炽年轻根基浅,想借着“就藩”的名义,把这个最像自己、也最有才干的皇孙踢出权力中心。 这哪里是弹劾一个藩王世子,分明是冲着他朱元璋的布局来的! 更让他怒不可遏的是,这群人竟敢打朱高炽的主意。 抛开祖孙血脉相连的情分不说,老朱早已将朱高炽视作大明未来的砥柱。 这孩子文武双全,既能在北伐时阵斩敌将,又能规划东海贸易充盈国库,更难得的是有魄力、有远见——陆军军校、海军学院的章程,句句说到了老朱心坎里。 他本已打定主意,要借着朱高炽之手,慢慢收拢各地兵权,让军校出身的军官取代旧勋贵,将军队牢牢攥在皇权手里,可现在,文臣们却想断了他这条臂膀! “反了!真是反了!”朱元璋猛地一拳砸在龙案上,案上的镇纸被震得跳起,“以为朕老了?以为朕不敢动他们?!”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太监的通报:“太子殿下、燕王世子到——” 朱标和朱高炽一前一后走进来,见满地狼藉和老朱铁青的脸色,便知方才定是动了雷霆之怒。 太子标连忙上前,躬身道:“父皇息怒,龙体为重。文臣们虽言辞过激,却也是一时糊涂,何必与他们置气?” “糊涂?”朱元璋瞪了他一眼,语气依旧火爆,“他们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借着礼制逼宫,想把高炽赶去倭国,下一步是不是就要逼朕把军权交出去?是不是要让朕眼睁睁看着他们士绅垄断天下财路,把大明变回唐末藩镇的模样?” 朱标叹了口气,继续劝道:“父皇,文臣缙绅素来看重宗法,今日之事,虽有私心,却也未必是要与皇权作对。不如先冷处理几日,等他们气头过了,儿臣再去敲打一番,想来他们也不敢再提。” 朱元璋冷哼一声,显然没听进去。朱高炽站在一旁,见老朱怒气稍缓,便上前一步,沉声道:“皇爷爷,丧标,孙儿倒有个主意。” 朱元璋看向他,眼中怒火稍敛:“你说。” “文臣们今日发难,不就是拿‘倭国需宗室镇守’说事吗?”朱高炽语气平静,却带着一股笃定,“他们说孙儿是藩王世子,该去倭国代父守边,那不如就顺着他们的话头,把‘藩王改封海外’的事提上日程。” 朱标一愣:“改封海外?这……会不会太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