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高原之战(二)-《苟出一个盛唐》
            
            
            
                
    第(2/3)页
    李存审乌合之众的评价并不过分,稍稍遇到挫折,吐蕃军便四散而逃。
    在吐蕃将领的尸体挂在符彦超的长槊上时,吐蕃军便彻底崩溃了,乱军慌不择路,互相冲撞、践踏,逐渐波及其他军阵。
    符彦卿指挥三千步卒掩杀。
    李存审领飞猿都押阵。
    联军的弱点便在于此,都想别人出生入死,自己保留实力。
    眼睁睁看着友军被屠杀。
    唐军凶悍给他们带来了强烈的震撼。
    符彦超的一百骑左右冲驰,挡在前面的人马俱碎,唐军声势震天,吐蕃军人人胆寒,空有三万多的兵力,却不敢接战,纷纷后退。
    这一退,便大势已去。
    李存审趁势而进,驱兵掩杀,如狼群围猎羊群,连破六座营垒。
    吐蕃人无处躲避,逃跑不及,纷纷跪地请降。
    李晔为吐蕃准备的这把剑,足足磨了十几年。
    若不是张行瑾、杨崇本先后出问题,冯行袭病逝,吐蕃早已在大唐版图之内。
    盛唐若没有吐蕃掣肘,本可以达到一个更高的层面。
    李晔的盛唐若想西进,让大唐文明走向世界,则必须解决西南的吐蕃以及北面的契丹。
    李存审多年的压抑在今日得到释放,自从军以来,大小百余战,从无败绩。
    直到遇到了杨师厚的银枪效节都。
    不过这场较量并不公平,杨师厚背后是大唐的全面支持,而他的背后只有猜忌。
    现在是他归唐真正意义上一场大战,也将决定此后在大唐的地位。
    战场形势一面倒,吐蕃军比想象当中的还要不堪一击。
    雄浑的号角不断激励着唐军心中的豪壮。
    在出兵之前,宣教使已经将大唐吐蕃三百年仇恨洒进每一名唐军的心中。
    复仇雪耻,男儿之夙愿!
    就在吐蕃完全崩溃的时候,逻些城的大门打开了。
    一支万人步骑冲出城内。
    张行瑾深得唐军先声夺人的真传,人未到,声势震天,城头鼓声伴随马蹄声、喊杀声,居高临下,从西北面如浪潮一般涌来。
    所过之处,无论投不投降,尽皆残杀之。
    兴海军的狞笑震动逻娑川。
    杀戮激起了他们的暴虐之心。
    而且张行瑾出战的时机把握的恰到好处,唐军激战两个时辰之后,已然力竭,气势大不如前。
    天时地利皆在掌握。
    这一次不仅符彦卿,就连骁勇的符彦超也心生惧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