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牛不饮水强按头-《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


    第(1/3)页

    第224章  牛不饮水强按头

    校庆,各地过来的客人太多,姚老师实在抽不出空来,电话里回复说,讲座时必带同事们一起过来捧场讨教。

    王近之工大周年庆时在系里的讲座一开始对学生们的吸引力没有想象中的大,学生反应十分平淡,但应邀而来旁听的十几位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的老师们却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地用掌声给予鼓励。

    讲座后,姚老师又邀请王近之在小范围内进行气相反应器传热结构的讨论。

    “物理化学教课书中,很多传质传热的内容,可是,这个温度档的实例极少,你填补了一个产业化的空缺,你的实战能力真的是出类拨萃,没得说的,有没有兴趣到校办厂里工作,作为车间主任?”姚老师曾听高老师讲过王近之目前的处境,讲座结束,立即向王近之发出邀请。

    在向外进行产品转让时,老师们把自个认为最有前途的产品留下,所以,高校的校办厂效益不错,可是,因为学校出来的人从理念角度上还带有学者气,所得到的工艺往往不接地气,真的实施时,各种产业化的问题就冒出来了。

    “俗话说,父母在,不远游,实在对不起,父亲的身体不太好。”王近之婉拒了姚老师的邀请。

    讲座引起这么多工大老师的重视,算得上是载誉而归吧,王近之得意洋洋地回到工厂。因为学术交流的原因,比原假期迟到了一天,刚到厂里,立即去车间向工人打听了一下吡咯的生产操作是否正常。

    “产量、收率、质量、色泽一切正常,没出现一丁点的意外。不过,昨天下午刘厂长到车间来了好几次,可能是在找你吧。要不,你上厂长办公室去看一看。”王金宝特意地提醒了一句。

    “大学校庆时大出风头啊,听人家反映,校庆时,你把我们厂里的产品技术在工大里公开了。年青人重名不错,这个技术的放大你起了主导作用也不错,可是,这是工厂的技术,这么一公开,你知道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你自个写一份检讨交邵厂长这里,这事就到这里为止吧。”刘厂长僵硬着脸对王近之说。

    “吡咯反应条件什么的,这都公开报道的,反应条件控制上,我没有透露比报道更多的细节。”王近之脸一红,本能地捍卫着自个,回复刘厂长。

    “这么说,确实有这么件事,反应条件是保密了,可是,反应器结构什么的却在讲座上如竹筒倒绿豆,一五一十地向老师们说了出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