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提货队伍-《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


    第(3/3)页

    一针见血!王近之性格上的最大缺点就是沉不住气,科研上一有发现不找朋友说出来会整天整夜地心发慌,睡不着觉。昨天一夜没睡,确实也累了,于是,自顾自地回房补觉。

    这也太夸张了吧。第二天,王近之等三人来到车间,一吨l-丙胺酸及配套的甲醇与氯化亚砜已运到了现场并堆放在反应釜边。

    “陈总、小王,你俩分开行动,陈总指挥设备管路改造,小王负责试车投料。”吴总陪着慰总一起下达了指令。

    “设备都没改好现在投料,改造得动火的啊?”王近之一脸蒙。

    吴总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用防火毯把动火区隔出来,多备灭火器,你抽甲醇时暂缓动火,低温反应,注意些就行。”

    这边在投料酯化,那边是电焊与气割的电弧,即使是太阳光也挡不住那电弧的强光一道道亮瞎人的眼。连续四天,当最后一根管道安装完毕时,产品也已反应完毕,只剩下成品蒸馏了。

    庆功宴上,王近之喝得烂醉如泥,醒来已是第二天下午,睁眼发现自个已到誓太灵,车尾箱后面装着三百多千克本次试生产中制得的l-氨基丙醇。

    怎么供销部里有这么多的客户?破天荒啊,王近之去办入库手续时,惊了一下。

    “都是些拿现金来提左氧的小客户,天天一上班就在门口等着,可这段时间车间断了原料,仓库没货,我们也没办法。”供销部部长林民福口气里显得极其的无奈,“这次你们拿了多少原料l-氨基丙醇?”

    原来,左氧对非典有疗效的事被确证,客户都冲着这个来的,市场上的l-氨基丙醇也断供了,我们借用人家场地试车成功,成了公司左氧产品能继续生产的命根。

    “这次只有三百千克,以后会源源不断供货的,先给我办个入库手续,车间可安排立即投料。”王近之指了指吴总的小车。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