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逻辑:才过去两周,远一点的、级别高的、稿子多的杂志报刊说不定还没审稿,也有可能还有些信在路上。 嗯,总而言之,就是还能更猛。 李颜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先找个没人的地方拆开信封看看。 对于这群舍友来说,倒不是露不露财的问题,这稿费充其量几百块,算不得什么。 但是写作这件事比较敏感,尤其是时事热点讨论这种,他又不是评论员,被知道是一个初中生在发表言论,并不算是好事。 写作需要自由,而被人知道自己写作的具体内容,这种自由很容易消失。 既然电话第一时间让自己接到了,那就顺应天意吧。 一封封拆开,绝大部分都是新北本地报刊的稿费单,不然也不会这么快。 高级点的给了一百多稿费,小报刊给个二三十,大概算了算,应该有个六百多的稿费。 “这玩意儿还真给我刊发了?” 投给了新北晚报的一篇时评,李颜严肃地表达了对新北污水治理的不满,由此延伸到对城市治理的种种批判。 图一乐的,写得太激进了,虽然控制了情绪,但属实下药下猛了。 这特么都给上? 或许是满足了某些比较喜欢针砭时弊的人群胃口?但他同时又在南国日报写了一篇情真意切的强国文。 从赈灾、奥运等等谈起,讲民族自信,讲大国形象…… 其实这两篇文本身不矛盾,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但现在公开是同一个人的文字,怕不是一顶“两头倒”的帽子就给扣上了。 公知、五毛、小粉红……表达意见的场地,永远不缺帽子。 这时候再加一个初一学生的身份,李颜不敢想。 况且他还有会死人的推理、“伤风败俗”的爱情、一点都不正统的网文要写呢。 他并不想自己有任何一个写作身份被限定。 我有一百多个笔名。——鲁迅 “到了时机合适再公开吧,地址也不能填学校了。” 一些文章太成熟,一些文章又激进,不同文风差异还巨大无比,真暴露了,怕是“文曲星下凡”的美誉还没起来,就先陷入自证漩涡了。 比起相信李颜全能到不同文风都可以肆意驾驭,大家应该更愿意相信他背后有好几个枪手。 “以后再装逼吧……” 他轻叹一声,一下子多了十几个笔名要养,也是有意思,接下来写完一篇文,还得考虑哪个笔名合适点。 明明都是自己,整得跟宠幸一样。 但不管咋说,白花花的银子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自己刚刚苦于不够兴奋缺少动力,升格了精力,结果这动力马上就来了。 甭管多宏伟的理想,人呐,还是需要一点庸俗的刺激啊。 求首订! 人呐,还是需要一点庸……不庸俗,俺就是喜欢白花花的银砸!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