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有了如此强悍的威望,李颜开会也越来越干脆。 尤其是硬件开发相关的会议。 周扬还好,他自从见识了李颜搞流水线工作的强悍之后,慢慢下放了身段,对于李颜的要求,大部分时候选择先落实再提问。 但李光德不一样,他是搞设计的。 设计这东西,因为主观审美的存在,也是一种“文无第一”。 李颜每次开硬件开发会议,基本都是在大刀阔斧地砍,坚决地否定。 最常说的几句话是:“这个思路不需要再提,砍了。” “我拒绝这种设计。” “这块东西没必要加,砍了。” “我说过否决的东西不要调整后再拿上来,砍了。” 获得设计部私底下封号“怒砍天尊”。 这种开会方式让李光德觉得自己不够受尊重,他总认为李颜的一些想法并不够美观。 李颜则对他一直不按自己要求深入做好一版,动不动就发散思维这事儿感到不愉快。 好在周扬地位摆在那,从中斡旋效果还不错。 李光德认为李颜太过任性强权,“如果他只需要我来实现他脑子里的东西,干脆他自己做就行。” 结果周扬饭局上两句话给他稳住心态了: “老李,你想啊,李颜连流水线这东西都能说会就会,你觉得他是真做不来设计?我部门里好多人都觉得自己根本可有可无,自我怀疑呢,你可是被需要的。” “按你意思,李颜是想让我在他框定的设计范围内,尽力做出足够好的设计来咯?” 李光德还是很会给自己找台阶的。 “那自然是,要不我直接帮你去问问。” “算了算了,毕竟也是他一手主导的项目,该做就做吧。” 周扬那天跟李光德碰杯后,突然悠悠地说了一句:“天上星下凡,切莫珍惜。” 当然,以上都只是未来科技流传李颜离谱传说的一小部分。 他真正离谱的地方,在于“公司之外”。 按理说做了这么多事,而且又是未来科技很紧张的阶段,李颜应该成天泡在公司才对,在大家的想象里,他应该是每天都全神贯注地处理工作事务,趁着年轻熬得动随随便便就通个宵。 然后等到研发完成的那一刻,肉眼可见越来越虚弱的李颜老板终于伴随一个释然的笑容,在众人关切的“老板怎么了”呼喊中晕过去。 再次醒来就是医院,然后一堆亲朋好友埋怨他“这么拼命干什么”,而李颜看着手机节节攀升的笑脸,带着微笑沉沉睡去…… 大概这样。 然而实际上的李颜总是玩突然消失,很多时候只有在每周两次的工作会上看到他。 想想,他妈的到了这种时候,一周才开两场工作会。 但就是这么两场会——还不是长会,李颜就能把工作布置得服服帖帖。 给人一种强烈的游刃有余感。 而这个月里,他竟然上了十几节课。 主要是参加了化学与生物的实验课,内容倒是不太新奇,对于李颜来说非常基础。 不过实验是探寻世界真理的一大方法,李颜不允许自己在技能提升的路上忽略这一块。 可惜的是,或许因为实验太过手把手太过基础,李颜除了生物得到两分提升,其他没太多收获。 倒是在物理高老师的吐槽中,一位来自临大的数论教授对李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单独给他开小灶。 李颜对此表示欢迎,并在第一节课就依托水平不俗的逻辑跟数学给了这位谢教授小小见面礼。 与其他老师不同,谢教授虽然年龄不小,但保持着对数学很纯粹的热爱,他是真心想看看李颜能学到什么程度,并期待李颜成为一个数学天才,反过来带他探索一些他已经无法突破的世界。 如果说以上都还好理解能接受,那4月1日某个部门传出的“我们吃到了李总做的饭”,就实在是不得不往愚人节玩笑想了。 因为他们居然说,自己在“庆华楼”吃到了李颜炒的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