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最终这顿饭在韦易力“等你创造奇迹”的祝福中结束了,回到办公室的李颜立马开了罐饼干,晚上这顿饭吃进去的能量还没消耗的多。 他要尽快准备好整套宣发方案,饿着肚子脑子可转不动。 九台样机,既是为了实际看看效果,也是当做流水线的测试,虽然这个操作让很多人表示不理解。 开模的成本可不低,虽然李颜基本确定了设计,但因为每个样品他又需要足够完善,所以为了一些小调整就需要开新模、换材料。 硬件团队基本都跟他说先无需动用流水线,样机只要一台而已。 不过在李颜给出“为了进一步优化流程控制成本”的理由之后,大家也就无话可说了。 在日后大规模生产的成本面前,现在的“成本”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4月18日,周一,李颜终于向孜孜不倦打探蛟龙手机信息的媒体放出消息。 “可以给你们悄咪咪看一眼。” 媒体不懂什么叫“悄咪咪”,但他们知道这种消息就讲究一个独家一个快速。 带着对爆炸消息的渴求,带着对蛟龙手机的期待,带着对李颜本人的好奇,临江日报的记者团队火速赶往未来科技。 他们不清楚李颜都把信息给了多少人,所以连带着副总编都带上了,就怕诚意不足被后置排队甚至被拒之门外。 一路上他们都在感慨,李颜居然真的就把手机造出来了,又反复翻看开发者大会上李颜那令人惊艳的概念机发布。 “你们说,最后会按着概念机来吗?”这段时间做足了手机功课的记者小何有点兴奋,他本来就是电子产品的发烧友,一直期待着国产击败洋货的一天,人又年轻,是个网虫,算是被蛟龙手机暴击的受众。 “概念是概念,真正产品肯定跟概念有差异,你别期待过头到时候失望了。”副总编有个罕见姓“卜”,四十来岁,有点秃顶,看着很斯文。 “李颜可是被称为奇迹之子,自研系统都拿出来了,还怕什么?” “你跟去见崇拜的明星一样呢?”卜总编笑道。 “还真有的,不过总编,你要相信我的职业素养。” “信信信,”卜总编大笑,“咱们不知道是不是第一趟,好歹也是临江纸媒老大,除了临江电视台,应该没人能压咱一头吧?” “李颜向来不按套路出牌。” 确实,所以李颜这次走的是点名制、先来后到流。 他只给了八家媒体机会,但是类型比较齐全。 临江日报一行人刚下车,就看到了新北日报的车停在未来科技门口。 “他们居然比我们还快?”卜总编疑惑,“倒是没见很多车,看来规模不大?” 等他们按引导见到汪紫,被告知“上一家还未结束,请稍等”的时候,莫名有种过来面试的感觉。 “原来还是点名的。”卜总编反应过来,“敢问汪总,这次未来科技请了多少家媒体?” “只有八家。” “荣幸。” “麻烦先签一下保密协议。” “好的。”卜总编点点头。 这边正签着,那边李颜办公室大门打开,里边走出来的正式新北日报的团队。 在文艺汇演跟李颜认识的孙副主编已经荣升主编,还朝着办公室里边笑着连连拱手挥手。 他一转头就看到了这边签完保密协议的卜总编,两人也是老朋友了。 “哟,老卜你也来了?” “什么叫我也,我不该来吗?” “你这破嘴。”孙主编笑着拍拍他肩膀,又看一眼汪紫,“李总还真是一家一家来啊?” “本来准备您二位一起的,他说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能宣传的内容也不太一样,所以拆开来,只是没想到您这边这么快。” “好你个老孙,不等我?” “没有的事,主要以前就认识了李总,算是朋友,他不好意思让我等。”这话说的,孙总编一脸骄傲,“行,不耽误你时间了。” “感觉如何?”卜总编问道。 “了不起。” 其实不用问,那边小何看着走出来的记者摄像疯狂聊天的样子,已经快按捺不住激动的心了。 刚走进李颜办公室,临江日报的四个人就先懵逼了一会儿。 这是健身房里边开了图书馆又摆了办公桌? 李颜就坐在茶几旁的沙发上,就是隔壁摆着的大杠铃实在有些不协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