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屯酒-《重返八十年代》
第(3/3)页
现在酒市场都被一些小作坊冲击垮了,人家小作坊的酒既好喝又不上头,质量不比国企差,价格比国企的低好几倍。
要不是这里专门接待面子不小的相关部门人员,劳资早就进那些民企酒了。
赵忠以为这些酒有问题,问:“老叔,听你这语气,这些酒会喝死人?”
半老头跳了起来,“怎么可能。见你是跟老钟一块来的,我跟你说个实情。抛开国企民企两者,单论口感,现在市场上卖的那些民企酒不比茅台差,最重要的是价格便宜很多很多。打个比方,你用买一缸茅台酒的钱,如果去买民企的,能买两三缸。所以,我建议小伙子你,真想等酒价升值的话,完全没必要。”
你懂个球,太有必要了,简直是比掏到古董还值。
二三十年后,一瓶八十年代的茅台能兑几十吨新酒,而且还能一瓶卖几百上千。
要是有几十吨的开国茅台,兑上亿吨酒也不是问题,再加个飞天两字,迪拜首富也要靠边站。
赵忠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一边的曾开陆心里一颤,暗道这小子又要憋坏了,无利不贪的他,对这茅台如此上心,八成是能赚钱,而且还是大赚的那种。
“老叔,你都说了,国企在民企的冲击下,日子越来越难过。如果,我们这些有能力的人,不拉一把国企,那势必会造成越来越多的国企走不下去。所以,我还是决定拉茅台厂一把,把它的库存全买走。这样一来,不但能替茅台厂解决大量库存问题,还能让它有一笔资金运作,争取生产出更好且能傲视酒市场的新酒出来。”
钟克功竖起拇指,“老二,你这觉悟、心胸、远见,钟某万分佩服。”
“钟同志,你这话可就捧杀了哈!为人民服务,替国家排忧解难,是我辈分内之事,不足挂齿。”
“哈哈哈……就喜欢你这种一本正经扯犊子的样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