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干旱-《古代种花种草日常》


    第(2/3)页

    里正却露出笑容说:“小姑凉,点子多,说不定能解我燃眉之急呢,先让她讲讲,我听听,好的同意,不好的,我肯定不会同意。说一说没什么关系。这主意嘛!最后不是得我自己决定。”

    赵沈氏勉强的笑着说:“我这不是怕她出了馊主意,坏了你的事嘛!”

    里正忙说好话:“没事,没事,我这不是没办法,说不定你家姑凉讲的,能给我提个新思路呢。兰儿,你讲,没事。好不好的,叔不怪你。”

    看着赵沈氏并不赞同的表情,赵兰觉得自己吧!有想法还是得提一提,毕竟,真如里正所说的,灾民造成的困扰以及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危险在未发生前消除。

    等发生了,再做补救设施,不就什么都晚了吗!

    赵兰不再看赵沈氏,直接对里正提议道:“上次跟里长叔提议的修建道路的事,一直也没条件修建,这……”

    还没等赵兰讲完,里正就尴尬的打断了:“这路啊!太长,路又不能修的窄,修建起来比较费时费力,我寻思着村里人估计不会同意,这事就没办,你看,这修路跟灾民也没有关系,侄女就说说灾民的事嘛!”

    这就打了脸了?我说的是事实,再说这本就与我要说的提议有关,看你心虚的不好意思的。

    赵兰没在意里正所说的,继续提议道:“我说的就跟灾民有关,我想,不如把灾民集体安置在西边荒地里,派人管理他们。可以先让他们自行上山砍树搭木棚,暂时先有个住处,官府发的粮先让她们一起煮了一起吃,棚搭好后,每户劳力者帮村里修路,以防他们无事可做,生出是非。,老弱病残的做后勤,或开荒地,自己种粮食。自食其力,这样子也能更好的管理和监督他们。你看这法子可使得?”

    里正眼前一亮,这法子不错,来回的渡着步子,思索着,赵沈氏吃惊的看着赵兰,没想到她真想了个法子。听着还不错。

    什么时候。,她变得如此聪明了?

    里正思索了并没有多长时间,大概觉得赵兰的提议可行,便拱手说道:“多谢侄女提议,此方法甚好,我这就回去商量着其他人,尽快拿出个章程。以消村外隐藏之祸患!”

    里正快步回去了,听说,在祠堂请了村里老者,已经村民代表,共同商议此事。

    最后,大家一致同意的赵兰提出的提议,并加以完善。

    下午,里正带了人到村口,对灾民叙述的村里的决定与、规以及,管理的章程,规定。愿意接受村里定的规矩做的,就签了名进来,不愿意的 ,也不强求,就请到别的地方去,不许靠近村子。

    灾民们听了无有不从。

    村西边荒地挺多,找了个不远不近的平地,村里提供了些许工具,就开始搭建房子。

    里正记录在册,一共有四十三人,劳力者十一人,老者八人,小孩二十四人。大多数是大人带着小孩。要不老者带着小孩。只有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单独一个人,瘦得如难民一般,皮包骨头,一双大眼睛显得特别不调和。他眼神呆滞,虚弱无力倚在一棵小树上,树都没有被他压弯丝毫。

    赵兰见了十分可怜,把他领到家中,安置在后面原先养猪的屋子。当然,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就地铺了席子,做床。

    晚上没敢让他多吃,只喝了点稀饭。看着他那可伶巴巴,恳求的眼神,赵兰又用勺子舀了两口米汤,对他说:“你饿得太久不能吃太多,多了会要你的命,明天,明天,早上我肯定给你喝两碗。”

    小孩听话的点点头,但是,目光依旧落在碗里。

    没饭吃的日子,赵兰并没有机会体验,虽然,没有体验过,但也知道,这滋味没人愿意再体验一次。

    吃完饭,赵兰亲自送小孩回屋。看着他躺下睡着,赵兰才出来。
    第(2/3)页